前言:龙门县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忆初心、强使命,重温龙门革命斗争史”为主题,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分七期进行系列展示,引导党员干部铭记历史,从中汲取无穷力量,凝心聚力推动龙门高质量发展。
第一期:播撒红色种子——红四师转战龙门
192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州起义爆发,起义军曾一度占领广州绝大部分地区,但由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在起义第三天即告失败。
广州起义
撤退出广州的部队,于12月13日突出重围,15日到达花县县城对部队进行整编,定名为:工农红军第四师(下称“红四师”)。红四师离开花县东进,经从化良口、吕田入地派到达龙门县城。
工农红军第四师转移线路图
12月19日,到达地派时已经是凌晨时分,红四师官兵多日行军已经十分疲惫。为了不打扰群众,全体官兵露宿于高明路骑楼下。
红四师官兵露营旧址—地派旧圩街
清晨醒来,红四师全体官兵忘了疲困,帮助老百姓挑水、打扫卫生,询问百姓疾苦,军民之间相处融合。
红四师帮地派百姓挑水扫地——龙门农民画模拟场景
为解决部队军需问题,唐维、徐向前带领红军士兵来到均隆围。村民纷纷回家拿粮食给红军,几户大户人家还捐献了军饷。但潘哀中始终不肯支持红军筹备军饷。此人平日仗势欺人,作恶多端,在乡里人人恨不敢言。徐向前在了解了情况后,将潘押解到龙城,并打开粮仓为当地贫苦百姓分发粮食。红四师第一站来到地派,在当地筹备军饷,宣传中国共产党主张和红军宗旨,为共产党赢得了民心,播下了革命种子。
12月20日,红四师进入龙门县城——龙城,受到各界人士数千人出城欢迎。这是红四师成立以来第一次受到百姓出城欢迎,官兵们精神振奋地进入龙门县城。
部队入城后,师部设置在县商会,战士们安置在县伯衡小学宿营。随后召开干部会议,红四师师党委书记唐维肯定师长叶镛有着共产党不怕牺牲的无畏精神,并同王侃予介绍叶镛加入中国共产。
红四师党委书记
唐维
红四师行营旧址
龙门县工商联合会
红四师师长
叶镛
红四师师长叶镛加入中国共产党——龙门农民画模拟场景
12月21日,红四师召集龙城地方官吏、乡绅、富商在师部开会,筹集军饷。参会的大多数人都表示支持和拥护红军。以广茂商号老板简燕常和富商李达周为首的顽固分子,拒不捐献,起哄捣乱,被战士们抓获。红军并且趁机抄了反动官吏朱聘三等人商店仓库,将其布匹、物资分发给民众。这是龙门人民第一次看到红军风采,也成为龙门传播革命的红色基因。
红四师分发物资给百姓——龙门农民画模拟场景
12月27日,红四师经县城到达平陵白芒坑受到当地百姓们的热烈欢迎。见百姓送茶水、搬凳椅给战士们,叶镛师长命令部队在此休整。官兵们军纪严明,亲近民众,和蔼可亲,乐与群众把茶话沙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自己动手烧水做饭。
白芒坑革命基地全景图
正值寒冬腊月,部队人多,而柴火、炉灶、井水都有限,战士们只能在山塘水洗冷水澡。村民见伤员和女兵们也要和其他战士一样洗冷水澡,便把这些伤病员女兵拉进围屋内,烧水给他们洗澡,并拿出存放的山草药帮他们敷上,仔细叮嘱,像似亲人一般。
白芒坑村民饮水是一个山泉小井,出水不足。红四师官兵看到这种情形,将小井挖深扩宽,解决了村民喝水难的问题。
白芒坑“红军井”旧址
经过三天的休整,红四师便启程离开白芒坑。村民洪观火、洪国盛、洪国房毅然加入红四师,参加革命斗争。当地的群众煮茶煲水、蒸熟番薯等在茶店到铲头坳路段,为红四师送行。
红四师官兵在白芒坑住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