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803-5060

 大潮起珠江  前海展示厅  黄埔军校  改革开放主题

 




资讯动态 > 旅游资讯 > 红色旅游景点

惠州十大红色革命景点大全_惠州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_惠州红色旅游景点有哪些?

作者:惠州红色旅游旧址 日期:2021-01-07 点击:17781
一键分享



广东红色党建培训+红色党史课程(点击进入)


1、中洞革命遗址


1.jpg


惠东县高潭镇是惠州最东面一个乡镇,是中国最早的区级苏维埃政权所在地,是“东江红都”,也是惠州经典的红色旅游路线。在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中,中洞人民为中国革命付出巨大代价,作出重大贡献。仅1928年——1933年间,被敌人杀害的有700余人,绝户160户。中洞人民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光辉的革命斗争历史。中洞革命遗址有百庆楼、百祥楼、红军井、兵工厂、俱乐部、红军医院、炮台、军装厂、练兵场等10多处遗址。遗址于2002年大规模修复后,接待能力大幅增强,已成为惠东县乃至惠州市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高覃苏维埃政府旧址


2.jpg


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在罗氏宗祠挂牌办公,至1928年3月初敌人进犯高潭圩时,搬进杨梅水、中洞等地,一直坚持到1933年夏。高潭区苏维埃在惨烈的白色恐怖中,领导群众坚持斗争长达7年之久。惠东县委党史研究室相关负责人介绍,1980年,罗氏宗祠由祠裔集资重修,1987年10月,被惠东县人民政府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6月6日被确定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


3.jpg


1943年12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整合过往的游击力量正式成立,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东东江地区创建和领导的一支抗日军队,也是开辟华南敌后战场、坚持华南抗战的主力部队之一。1944年8月,中共广东省临时工作委员会和东江军政委员会在广东大鹏半岛召开联席会议,决定东江纵队在巩固和发展惠东宝抗日根据地的基础上,集中主力向北挺进。东江纵队领导抵达罗浮山后,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革命火种在罗浮山一带点燃。罗浮山成为华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指挥中心。


4、东江纵队司令部纪念馆


4.jpg


罗浮山一度成为中共在华南的“红色心脏”和抗日中心。2003年12月,东江纵队纪念馆在罗浮山建成开馆。东江纵队纪念馆三面环山,前面是白莲湖,右侧不远处为东纵司令部旧址冲虚古观。该纪念馆占地面积5584平方米,馆内展示了500多幅真实的历史照片,陈列了98件文物(主要是东纵战士生活用具)以及缴获的武器,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当年出示的布告等。


5、叶挺将军纪念园


5.jpg


叶挺将军纪念馆和叶挺故居,以及育英楼-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旧址,都在今天惠阳秋长周田村叶挺将军纪念园内。叶挺故居毗邻叶挺将军纪念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惠州目前惟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叶挺故居是叶挺祖父叶沛林1884年所建,是一幢规模较小的客家围屋。


6、龙门县商会旧址



龙门县商会旧址见证新型革命军队发展壮大红四师师部旧址位于龙门县龙城街道顶新街16号龙门县商会,始建于清代,为三合院式砖木结构,建筑面积378平方米,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1927年12月13日,广州起义失败后,由中共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警卫团和黄埔军校特务营等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共1200多人,突破重围转移到花县县城。12月16日,在花县县立第一小学召开党的联席会议,讨论部队的改编和行动方向。会议决定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叶镛为师长,宋湘涛为副师长,并选举产生中共第四师委员会,以唐维为书记。12月20日,红四师由王坪进入龙城,师部驻古?口街(今顶新街)县商会,1000多名士兵则宿营在县伯衡小学(现龙城第二小学)。部队领导机关在休整期间还讨论了下一步行动问题,决定部队到海陆丰与红二师会合,参加土地革命。


7、白芒坑革命旧址



白芒坑革命旧址位于惠州市龙门县平陵镇山下村委会,距圩镇3公里,三面环山,面积约3公里。白芒坑革命旧址主要由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简称红四师)休整旧址、白芒坑党小组与农会成立旧址、白芒坑人民武装成立旧址、白芒坑人民抗击日军遗址、白芒坑反击战遗址组成。2008年10月,中共龙门县委、龙门县人民政府公布白芒坑革命旧址为龙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白芒坑革命旧址,保存尚好的建筑为新围(旧称松龄围)红四师休整旧址。新围,GPS地理坐标为北纬23°41′02.8″,东经114°21′28.8″,海拔88.8米。坐东南向西北的新围,是三堂四横一禾塘一池塘的清代客家围屋。


8、梅花馆



梅花馆,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总团部旧址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总团部旧址位于惠城区桥西街道金带街3巷7号梅花馆内。1937年“七七”事变后,东江地区抗日救亡运动进入高潮。8月,香港、澳门同胞和海外华侨组织的回乡服务团体开始回到东江地区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10月,日军从大亚湾登陆入侵华南,东江抗日救亡运动空前高涨。12月中旬,在中共东南特委的主持下,南洋惠侨救乡会、香港惠阳青年会、余闲乐社和海陆丰同乡会代表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动员和组织爱国青年回乡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9、惠州黄氏宗祠


image.png


黄氏宗祠——中国惠紫河博地委成立旧址黄氏宗祠位于镇隆镇高田村,为三进两井格局,门匾上写着“循良第一孝友无双”。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四大半围支部、中共惠紫河博地委、中共惠阳县委及路东新五区抗日民主政府先后在这里成立。中共惠紫河博地委在1927年发出《告全国同胞书》和《告国民党战士书》,声讨蒋介石叛变革命,发动-政变等十大罪状。同时,根据当时中共广东省委的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暴-动计划,组织实施暴-动,把武装起义与土地革命结合起来,发动贫苦农民进行武装暴-动。


10、江夏村碉楼



江厦村碉楼村民打死打伤日军30余人江厦人民抗日斗争旧址位于龙门县龙城街道江厦村。旧址为一座四层明清时期青水砖墙碉楼,砖、木结构,高16米,宽6米,长12米。青砖墙身每层外置有大、小不同的枪眼。1944年7月2日下午,一队日军由增城开往龙门县城,行至城郊周田村时,日本侦察兵发现龙门县城已人去城空,大部分居民已撤离到县城附近的江厦村等地,日军因此改变计划,转向江厦村进军。黄昏时分,行至江厦村谭仙公庙的日军被村民发现,江厦村组织青壮年成立了一支自卫队伏击日军,分为两队,一队埋伏在谭仙公庙正面田坎上,一队埋伏在新庄坳小山侧面,同时阻击日军。在这次战斗中,村民使用了土枪、土炮等武器,由于日军不熟悉地形而不敢进村,只占领近处山头进行反击。自卫队员们奋起抵抗,从傍晚一直打到晚上8时,阻击日军近3个小时,打死打伤日军30余人,其中击毙大佐1名。与日军战斗后,江厦碉楼被炮轰毁,被烧(炮)毁房屋30多间,现碉楼已坍塌半边,村民称之为“半边楼”。



广东红色党建培训+红色党史课程(点击进入)